训练内容:表现主观情意
教学目的:
1、增强学生对表现主观情意的认识;
2、提高学生表现主观情意的能力。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写文章不仅要会再现客观事物,而且要能表现主观情意。
二、生自读‘写作指导’,理解:
1、什么是“情”?什么是“意”? 怎样写出有情有意的文章?
2、明确小结:情即指作者的爱憎、好恶、喜怒等主观情感。“文章不是无情物”,所以,无论谁动笔写作,总是“情动于中而行于言”,一篇好文章,无不具有真挚的情感;“意”指作者的思想、意旨,即对事物本质的揭示,理性的论述。换言之。“意”就是指文章的理,作者对人或事引发的思考,并借议论的方式来表达,揭示并升华主题,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三、写作指导
1、如何表现主观情意?
古人曾留下这样的说法:读《出师表》而不痛哭的人不是忠臣,读《陈情表》而不流泪的人不是孝子”,就是因为这两篇文章都抒发了自己强烈而真挚的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就是要以情动人。作者如果没有强烈的感情融注文中,读之也就令人乏味。而主观情感是抽象的,它的表现必须依赖客体,也就是说抒情往往要借助某一具体的事情、景物等作为凭借物来抒发感情。
A、借叙事来抒情:
一般的叙述,作者往往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对事件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加以具体完整的叙述。而借叙事来抒情,则叙事不过是作抒情的手段,它不追求事物的完整过程,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