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千字文》译注

   公元六世纪初,南朝梁武帝时期在建业(今南京)刻印问世的《千字文》被公认为世界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儿童启蒙识字课本,比唐代出现的《百家姓》和宋代编写的《三字经》还早。《千字文》可以说是千余年来最畅销、读者最广泛的读物之一。明清以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几乎家诵人习的所谓“三百千”。过去有打油诗讲私塾:“学童三五并排坐,天地玄黄喊一年”,正是真实写照。

《千字文》乃四言长诗,首尾连贯,音韵谐美。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头,“谓悟助者,焉哉手也”结尾。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全文仅重字6字,见下【重字表】),句句押韵,前后贯通,内容有条不紊的介绍了天文、自然、修身养性、人伦道德、地理、历史、农耕、祭祀、园艺、饮食起居等各个方面。

【重字表】《千字文》实录九百九十四个汉字,重字凡六,以汉语拼音为序列于下:
“发”:周发殷汤;盖此身发   “巨”:剑号巨阙;巨野洞庭

“昆”:玉出昆冈;昆池碣石   “戚”:戚谢欢招;亲戚故旧

“云”:云腾致雨;禅主云亭   “资”:资父事君;务资稼穑

相传,梁武帝一生戎马倥偬,他很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在太平时期多读些书。由于当时尚没有一本适合的启蒙读物,起初,他令一位名叫殷铁石的文学侍从,从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手迹中拓下一千个各不相干的字,每纸一字,然后一字一字地教学,但杂乱难记。梁武帝寻思,若是将这一千字编撰成一篇文章,岂不妙哉。于是,他召来自己最信赖的文学侍从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讲了自己的想法,说:卿家才思敏捷,为朕将这一千字编撰成一篇通俗易懂的启蒙读物。

    周兴嗣接受任务回到家后,他苦思冥想了一整夜,方文思如泉涌,他乐不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欧阳文忠公帖与跋韩魏公》译文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译文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