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与评点

上课班级:湖北省宜都市枝城中学初二(五)班。
  教学构想:以《中国石拱桥》为例,渗透学生的课外生活,围绕如何抓事物的特点写事物的特征这一训练 重点,切实训练学生的说明能力。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实地观察枝城长江大桥、白水桥(石拱桥)以及自己身边形形色色的桥。仔细回忆自己见 过的各种桥。
  2.在观察回忆的基础上,归纳桥的特点并用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来。
  课堂实录
  师:前面我们布置大家观察了桥(教师板书,加点词为板书内容,下同),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见过哪些 类型的桥。
  生:独木桥、水泥预制桥、钢梁桥、石拱桥、铁索桥等等……
  生:江河大桥、立交桥、过街天桥……
  [点评: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引进课堂, 引导学生深刻地认识说明对象。]
  师:大家见过的桥确实不少,那么你们能否用一句最简洁的话说说桥的特征。
  生:架在河面上,用水泥钢筋作材料的建筑物,如枝城长江大桥。
  生:不对,有的桥也用木材作材料,如独木桥。
  生:还有,有的桥不是架在河面上,而是架在空中的,如立交桥。
  [点评:引导学生把直觉形式转换成言语形式,为训练张本, 对于学习中的分歧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 而是让学生争论,在争论中澄清是非。]
  师:大家说得很有道理,看来要把握事物的特征,还必须找到同类事物的共同点。下面大家想想,哪些才 是形形色色的桥所共同具有的特点,可以查词典,看看词典是怎样说的。
  生:(查词典)架在河面上连接两岸的建筑物。
  师:根据我们前面的讨论,大家想想这样概括桥的特点是否准确?
  生:不够准确。前面已经说过,立交桥就不是架在河面上的。
  师:看来时代在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社戏》课堂教学实录
《伤仲永》教学实录
《木兰诗》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