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0高三语文知识点总结

  高三是高考备战的重要时刻,为了方便各位考生复习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xx高三语文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20xx高三语文知识点总结(一)

  知识整合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包括诗歌的人物形象、事物

  形象、景物形象。

  考点1 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

  的形象,二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考点2 鉴赏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主要是指咏物诗中描写的形象。

  考点3 鉴赏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二、常见艺术形象类举

  三、意象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

  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

  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

  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

  带来很大帮助。

  20xx高三语文知识点总结(二)

  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思念)

  (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

  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

  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

  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

  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在古诗词中,它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如柳永《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酒。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设计
广告教案
语言的赏析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