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语文教学并非复杂无度,语文课也并非难教难学,只要我们冲出“误区”,登临高处极目远望,就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语文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不过就是把课讲得简单一些而已,完全没有必要去制造“教改的森林”,让自己钻进去走不出来。教改本是一种“打枝”之举,删繁就简,化难为易,减轻重负,少枝多果正是教改的归宿。无论是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还是魏书生的“自学六步法”,也无论是“六课型单元教学法”,还是钱梦龙推出的“三主四式教学法”,都没有悖逆把课讲得简单一些这一教改方向。只是我们在推广实施这些教改成果的时候,产生了误解,以致囫囵吞枣消化不良,造成在教学中头重脚轻,失去平衡,自己驾驭不了自己,从而使语文课由一棵大树变成一座大山,正好压在教师的头顶上,于是,语文课变成了难克之敌。
把课讲得简单一些,并不等于简而不精,单而不丰,简单一些其实就是精炼一些。它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上狠下功夫,把自己的肚皮“吃”得饱饱的,并富有全面的营养,然后,“大腹便便”地走上课堂。简单一讲,就得要领,就出新知,就解学生心中之惑,使难点疑点就全部变成亮点,以致事半功倍,挣得满堂悦色。由此可见,把课讲得简单一些是一种境界,它不是把语文教学简单化了,而是把语文教学艺术化了、精良化了、高效化了。它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