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解读新教材 走进新课堂 思考新问题

语文怎么教?语文怎么学?换句话问:语文教学如何搞?对于这个问题,近百年来,无数先辈同仁不知进行了多少次探讨,经历了多少次演变。但不论哪次变革都不免有所偏颇,甚至有走极端的倾向。

近来,教育界又提倡“注重人文关怀,张扬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等教育教学理念。几番风云变幻,几次潮涨潮落,语文教学一直处在探索发展的源头活水之上。

由过去的知识型、能力型发展到今天的素养型,教育者清醒地认识到:学科教育在于培养健全人格,张扬鲜活个性,实现人的自身价值。可以说,新课改是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更深一步的认识。

通过一学期的尝试实践,我们对新教材有了较为深刻而全面的认识,总体而言,新教材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语文的含义丰富了,外延扩大了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课标从真正意义上阐释了这句至理名言。

从教材中可看出,不论是课文的选编,还是课前预习,课后练习以及课外阅读卡片,都展开了无限广阔的生活画面。语文新教材要求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紧密结合,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丝丝缕缕的联系。

二、突出人文性,强调张扬个性

新教材强调人文关怀,所以不论是课文选编,还是练习的设计都体现了强烈的人文色彩,充满着浓浓的人文关怀。

其中一、二单元的主题是珍爱生命,三单元热爱大自然,四单元科学世界,五单元浓浓亲情,六单元想像世界,所有文章无不闪烁着人性的光芒,生动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短小精美的课文,无一不是一道美味的精神大餐。课改把人放在首位,这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当为新教材的第二大特点。

三、增加了综合性学习的新内容。

综合性学习,把听说读写融于一体,把口语交际、社交采访、上网查录,融于一体,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综合性学习借助语言语实践活动的手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学科内外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它比已往的研究性学习更强调活动的内容的丰富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大胆质疑,独辟蹊径——走进语文新课程
探究题在中考语文试题中闪亮登场
打破旧课堂结构 运用新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