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自尊自信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自尊的涵义,认识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石。
能力目标:明白自尊心与羞耻心的关系,懂得做人必须有羞耻心,能够识别什么是卑下无耻的行为,学会节制自己,拒绝卑下,维护自尊。
思想觉悟目标:认识自尊是人格之本,是促进人的道德健全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人的基本价值。懂得怎样的人格才是健康高尚的人格,形成对健康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向往;懂得什么是有损人格的卑下的行为,有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明确意识,对庸俗卑贱的行为能够加以抵制。
【教学重点】:自尊的内涵和意义
【教学难点】:自卑的危害。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启发、引导。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学生活动一)“佳作欣赏”:
1、全体学生朗诵文章《珍惜无价的自尊》;
2、思考并回答:该篇佳作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教师点评:(联系生活实际,如“要面子”,“不要脸”,“没脸没皮”,“皮真厚”等生活俗语,针对“珍惜无价的自尊”进行解释并强调,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二)      讲授:

1.学生活动二“以史为鉴”:
1)、(教师讲)耻辱史:“东亚病夫”,“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学生听,思考并回答问题:听完这段历史,你有何感受?
2)、光荣史:一学生朗诵“香港回归”教材内容,教师渲染气氛,并链接“申奥成功”“奥运金牌”等内容。学生听,思考并回答问题:听完这段历史,你又有何感受?为什么?

教师小结,引出“快乐的自尊”。从民族的自尊过渡到学生生活的自尊。

2.学生活动三“故事欣赏”:教师讲经过加工的关于自尊受伤害的故事“不快乐的小乐”。学生听,思考并回答问题:
1)、小乐为什么不快乐?
2)、小乐有自尊心吗?这表现在哪些方面?
3)、如何才能让小乐真正快乐起来?

教师小结(通过学生的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4.2情系祖国教案
第一课 我知我家教案
第四课《掌握交往艺术 提高交往能力》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