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轮复习—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八课 国家收入的分配
主题词:分配
考点整合:
(一)财政的收入与支出
1.关于财政
(1)财政的含义:国家凭借自身的政治权力强制性地征收一部分社会产品所形成的国家掌握的收入。简言之,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注意:主体---国家;特点---凭借政治权力,具有强制性;本质---一种分配关系。
(2)实现渠道: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
国家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预算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国家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区别“国家预算、国家决算、结算”三个概念—p72
预算、决算的主体是国家(财政部编制,全国人大审批)),结算的主体则是银行或财务部门;
预算是计划(财政分配的起始阶段和主要环节);决算是结果(财政分配的终结阶段);结算则是行为、活动。(指把一定时期来往帐目核算清楚)
预算和决算的联系:共同构成国家财政分配的全过程;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两者相辅相成。
2.财政收入
(1) 财政收入含义及其形式(分类、范围或内容):p73
四种:税、利、债、费
★税收与财政的关系: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在财政收入占主导地位,它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
★XX年全国财政收入3.9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7694亿元
(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及其如何影响?p73-74:
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因素、分配政策——重要因素
思考题:财政收入越多越好(或越少越好)?---p74
【例1】2006年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财政部长作2006年财政预算报告,经大会审议后,获得批准。这说明我国国家财政是通过( )实现的。
①国家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