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光的传播”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光源;

(2)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2)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领略色彩斑斓的光之美,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二、学生实验器材

激光手电、蚊香、玻璃砖、火柴、蜡烛、光屏、中间有孔的不透明硬纸板、盛水的小烧坏(水中放适量粉笔末)、果冻。

三、教学过程

1、设置情景 课前启动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伴随着舒缓的音乐,播放一幅幅美丽的城市夜景。

2、导入新课

师: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同学们欣赏到了美丽的城市夜景,此情此景,同学们想对老师说点什么呢?(学生谈感受)是的,正是有了这色彩斑斓的光,城市才被打扮的如此美丽,如此迷人。对于光,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光的传播》。

3、新授

(一)光源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了美丽的城市夜景,那么,这些把城市点缀的如此美丽的光是哪儿来的呢?

生:结合图2.1-1天然光源和图2.1-2常见的人造光源,阅读课本。然后讨论交流。

师:是的,是从光源发出来的。除了课本上举的例子,你还知道哪些物体能够发光吗?

生:讨论交流。

师:很好,刚才同学们说出了好多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我们就把这些物体能够发光的物体,称之为光源。

像太阳、萤火虫、水母这类能够自然发光的物体,叫“天然光源”;像点燃的蜡烛、霓虹灯、白炽灯这类由人类制造的发光物体,叫“人造光源”。

(二)光的传播

1.提出问题

师:(手拿着一个激光手电射向天花板。)老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从激光手电发出的光是沿着怎样的路径传播到天花板上去的?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经验或感性认识提出自己的猜想。

2.猜想

生: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同学们都猜想光是沿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半导体
超导体
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