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功”教学设计

 

 

 

 

“功”教学设计

 

 

 

 

 

吉林省敦化市黄泥河镇中学 牟善秋 课题一、功授课牟善秋


知识与技能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功的原理。过程与方法1.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2.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索活动。
2.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重点理解功的概念。教学难点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教法与学法讲授法直观法(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 阅读指导法 讨论法归纳法教具木块、木板、细绳、弹簧测力计、小车,杠杆和支架、钩码、滑轮、细线、刻度尺(两个)。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引入新课提问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功”的含义。思考力学里所说的“功”含义。
演示实验:在水平长木板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别拉一木块和小车。
在实验基础上引入本课内容。思考、回答

观察木块、小车的运动状态,思考并评价这两个力的作用成效。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便于学生接受。







































课堂
小结一、进行新课
1.由课前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力学中关于“功”的确切含义: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面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请学生观察教材图14.1-1中力做功和14.1-2中力不做功的实例,分析、总结一下力学中的做功有哪些共同特点?分组讨论总结。
板书: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半导体
超导体
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