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数学广角
教科书第134——137页。包括2个例题,“做一做”和练习二十六中的习题。
教学要求
1. 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学会解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思想方法。
2.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 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解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 一 课 时教学内容
找次品(一)
教科书第134页例1。
教学目标
1. 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 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开放性、多样性。
3. 培养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从5个物品中找次品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
教学过程:
本节课内容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案,应当注意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再就是引导学生选择最有方案。
分析题中的已知信息,可以发现有四种不同的解答方法:
方法一:在5瓶中任选一瓶放在天平一端,另一端依次放其余几瓶,最多称3次。
(为了便于说明,我们把这5瓶钙片分别称为a瓶、b瓶、c瓶、d瓶、e瓶)
具体说明:先把a瓶放在天平的一边,把b瓶放在另一边,如果不一样重,轻的就是要找的少3片的那瓶。如果一样重,取下b瓶放上c瓶,这时如果不一样重,轻的就是要找的少3片的那瓶。如果还一样重,取下c瓶放上d瓶,如果不一样重,轻的就是要找的少3片的那瓶。如果一样重,剩下的e瓶就是要找的少3片的那瓶,最多称3次。
方法二:在5瓶中任选2瓶,最多称2次。
具体说明:任选2瓶放在天平的两端,如果不一样重,轻的就是要找的少3片的那瓶。如果一样重,再从剩下的3瓶中任意拿2瓶,如果不一样重,轻的就是要找的少3片的那瓶。如果一样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