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案例

杭州市青春中学  金铃

一、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报告文学,开头形象地描绘了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亡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

课前预习,提出并整理发现的问题,动手查找资料,带着问题和资料走进教室。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解读能力,透视文章的写作轨迹,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报告文学用事实说话的特点,理解文中对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和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并学会运用。

2、培养搜集和整理资料、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悟忧患意识,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句,楼兰这个著名的古城早就被沙漠吞噬,而罗布泊这个神秘的地方依然吸引着我们去揭开它的谜底,一睹它的真面目。

 

(二)略读课文,概述内容情感。

1、用一句话概括罗布泊是个怎样的地方,并说说你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触。

   

2、浏览全文,找出文中你认为最能表现作者感触的一句话,并有感情地把它朗读出来。

 

(三)研读课文,感受忧患意识。

1、有水和缺水的“罗布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到那里去的人感受有何不同?罗布泊发生巨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你认为造成罗布泊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2、分析下列两组句子的表达作用有何区别。

①这出悲剧的制造者是人!这一切是人为的!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这一切也都是人为的!

②救救青海湖、月牙泉和所有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3、假如你是罗布泊的最后一棵胡杨树,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

 

(四)延伸讨论,拓展环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观舞记》说课稿
《观舞记》说课稿
《斑羚飞渡》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