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水中生活的动物》教学案例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总结归纳鱼类的基本特征;
2.了解其他水生生物的种类;
3.知道水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能力目标
 1.具有初步的总结归纳能力;
2.锻炼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活动自己找出答案,激发学习的兴趣;
  2.了解水域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鱼类基本特征的总结 
2.其他水生动物的分类
  3.水域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
1. 鱼类基本特征的理解及实际运用
2.其他水生动物的分类

四、教授课时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一)学生课前准备
  已经完成了鱼类运动、呼吸等基本结构特征的学习
(二)教师课前准备 
制作“鱼类辨析”游戏的图片
多媒体幻灯片的制作

六、 教学过程: 
(一)     鱼类特征的总结:
  通过展示代表性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对鱼类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总结:
  体表被鳞片; 用鳃呼吸; 用鳍辅助游泳; 出现上下颌的分化; 有脊柱……

(二)     水生动物的分类
1.小组合作,进行鱼类的辨析
全班分为六个小组,每组发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一个动物的图画和文字介绍。同学们在仔细观察后对其是否属于鱼类进行辨析。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课堂教学反思
2004年生物高考复习的得与失
新课改理念下的生物课堂-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