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阳光》教学案例

在教学《阳光》这篇课文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又大又红、光芒四射的太阳,引导孩子们观察黑板上的太阳,回答我提出的问题:“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太阳?”先让孩子们自己初步感受阳光的灿烂和美好,然后借此揭示课题《8、阳光》。以下是我在导课教学过程中的真实记录。
[案例一]
(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又大又红、光芒四射的大太阳,生纷纷发出“哇~”的赞叹声)
师:(做疑惑状,问一生)你为什么发出“哇~”的一声?
生:老师画的太阳太大了。(旁边的学生忍不住接嘴,有的说太红了,有的说太漂亮了。)
师:老师请小手举得最端正的小朋友来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太阳?(一时间小手如云)
生1:我看到了一个圆圆的太阳。
师:真不错,你把话说的很完整。
生2:我看到了一个大大的太阳。
师:你也说的很棒,谁还想说?
生3:我看到了一个很红很红的太阳。
师:你也很会观察。谁再来说一说?
生4:我看到了一个又大又圆的太阳。
师:呀,你真了不起,瞧,都能用上四字成语了。
生5:太阳像个皮球。
师:哦,太棒了,真是一个善于想像的小朋友。如果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用“我看到了……”把话说完整,那就更了不起了。
生5:我看到了一个像皮球一样的太阳。
师:老师把代表聪明的大拇指送给你,你看,老师一提醒,你就能把它说的这么好。谁还能像他一样的来说说?
生6:我看到了一个像西瓜一样的太阳。
生7:我看到了……
师:(板书“阳”)这个生字,哪位小朋友已经认识了?(请小老师带读)
“阳”能组成什么词?(太阳、阳光、阳台)
(师将课题补充完整,学生齐读课题。)
[反思]
新课标提出,课堂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它不是在完成某种学习任务,而是贯穿于教学活动每一个环节的可持续的过程,随着课堂的教学现实而生成。上好一堂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很重要。教师给予学生合适的评价,能够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启迪孩子的悟性,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也能够把教师的教学机智、学生的学习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从现在开始》课堂实录
草原
《捞铁牛》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