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众怒难犯的典故

  众怒难犯:犯:触犯、冒犯。群众的愤怒不可触犯。表示不可以做群众不满意的事情。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众怒难犯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众怒难犯的典故:

  春秋时期,郑国掌握朝政大权的是子驷。大夫尉止与子驷平素不和,尉止便纠集宗族的一伙人发动叛乱。他们打进宫廷,杀死了子驷等人,并将郑简公劫持到北宫。司徒子孔因为事先听到风声,所以提前作了准备。

  他与子产一起平定了叛乱,杀死尉止等叛乱分子。此后,子产掌握郑国朝政。他制作盟书,规定官员各守其位,听从他的命令。有些大夫和将领不肯顺从,他准备杀掉他们。子产劝阻他,请求烧掉盟书。子孔不同意,说:“制作盟书是为了安定国家,大伙发怒就烧了它,就变成大伙当政,国家不是很为难了吗?”子产说:“众人的愤怒不可冒犯,专权的愿望难于成功,把这两件难办的事合在一起来安定国家,这是危险的办法,不如烧掉盟书来安定大伙。

  这样,您得到了需要的东西,大伙也能够安定,不也是很好的吗?要知道,专权的愿望是不成功的,触犯大伙会发生祸乱。您一定要考虑到大夫们的情绪,听从他们的意见啊!”子孔听从了子产的劝告,当众烧掉了盟书,于是郑国安定下来。

  众怒难犯的典故造句:

  1) 国王众怒难犯,虽开始拒绝实行,但后来还是下令处死王子和公主。

  2) 《左传》中还进一步提出了“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和“国将兴,听于民”等重视民意的思想,认为重视民意,防止个人专欲,乃治国之道。

  3) 中国俗话说专欲难成,众怒难犯。

  4) 如必谓民气可抑,众口可缄,窃恐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5)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秦桧三五小丑,就令他一时得势,国法虽纵,天理难容。

  6) 站在门口的罗天无奈,众怒难犯,而他又人微言轻,根本没被人当回事儿。

  7) 老板想缩短工人的午休时间,但众怒难犯,最终没敢实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历史典故大全:鸡鸣狗盗
举案齐眉典故
古代诗词典故:人物部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