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新发展理念视阈下的我国畜禽疫病防控

  新发展理念视阈下的我国畜禽疫病防控

  畜禽疫病的发生与流行是制约我国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畜禽疫病还会对动物性食品的源头安全、人民健康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一些烈性畜禽传染病的暴发甚至还会给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带来重大冲击。因此,新时期科学有效地防控畜禽疫病是我国养殖业实现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重大需求。本文从我国畜禽疫病防控的重要意义与历史成就切入,分析了我国畜禽疫病的流行现状及防控困难,并就此提出了未来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

  2017年我国畜禽养殖业的总产值达3.2万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左右,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产值也在3万亿元以上,是当之无愧的农业支柱产业。但是,长期以来,畜禽疫病始终是我国养殖业的“阿喀琉斯之踵”,掣肘着我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受畜禽疾病的影响,“生的少、死的多、长的慢”一直是我国养殖业发展无法回避的现实。如何提升畜禽疫病防控水平,支撑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

科学有效防控畜禽疫病是国家重大需求

  当前,我国养殖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大力提升养殖技术水平,大幅提增养殖综合效益,尽快实现养殖业的现代化。提高畜禽疫病防控水平,有效防控疫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畜禽群体健康,减少疫病造成的危害与损失,是养殖业产业升级和国家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

科学有效防控畜禽疫病是推进我国养殖业快速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我国是世界畜禽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2017年出栏生猪6.88亿头,占世界生猪总产量的48%;出产活禽近140亿羽,约占世界养禽总量的1/3。但是,我国的养殖业效益仍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究其原因,疫病防控水平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我国畜禽发病率和死亡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每年因动物疫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00亿元,间接经济损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2020在备战高考中,最需要把握的三点原则
抗日战争给当代青年的启示
平安夜吃什么过节 西方国家怎么过平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