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疫情下的经济观察与社会观察之思考

  疫情下的经济观察与社会观察之思考

  应该说,对疫情的确切经济影响,现在定论为时尚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而且也是共识,那就是至少短期增长将明显受挫。着眼于今年全年的经济增速,回想前一段一些经济学家的争论,我们认为保6已经是不必要、不可能的了。可以说是“事后诸葛亮”(当然也不完全是事后),但也可以暂时抛开疫情因素,单就中国经济自身本来面目予以辨析(也确实是笔者此前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疫情因素加以考察。

  一、保6是否具有必要性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按照既定目标,这要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要实现这一目标,那么2019—2020年中国GDP需年均增长6.2%。考虑到统计偏差,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结果修订后的2018年数据,以2019年实际增速达到6.1%计算,则2020年增速达5.6%即可实现。

  保6论者强调的一个主要论据,就是增速低于6会导致悲观预期,进而抑制投资、消费,造成恶性循环。这个考虑不无道理,预期和信心确实很重要,但对预期本身及其影响因素,不能简单一概而论,需要具体分析:

  首先,是谁的预期和信心对经济影响最大?很显然,由于中国民营经济的“56789”(即民营企业贡献了中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 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经济活力主要源于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家的预期和信心直接关乎经济增长。

  其次,是什么因素对民营企业家预期和信心影响最大?很显然,这个因素不是GDP增速的具体数字,而是营商环境,特别是安全感、稳定感。长期以来民营企业事实上的相对弱势地位,2018年出现的“离场论&r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2020在备战高考中,最需要把握的三点原则
抗日战争给当代青年的启示
平安夜吃什么过节 西方国家怎么过平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