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现代教育的心得感悟:中国的脊梁

  在鲁迅先生的文章里两次看到“脊梁”这个词,一次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另一次在《最先与最后》里。

  前文中先生这样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先生用四个句子告诉我们这些人是中国的脊梁,他们的共同点是行动力。为民请命和舍身求法对象目标是明确的,一为民,一为法。民从来都是弱势群体,他们的利益诉求被切割挤压,遭受不公正之待遇,艰于生存。心中怀有苍生的人怎么忍心眼睁睁看到恶行猖獗?他们上书朝堂,为民呼吁。求法一说是佛法,属于信仰的类型,如唐三藏和鉴真和尚当属于这种类型。也有延伸为变法的,看到弊端覆压,如不思改革变通,恐旦夕祸福,代表性的有商鞅、王安石、谭嗣同等。

  不能明确的是前两种类型:埋头苦干和拼命硬干的人,他们也是为着什么目标去做的的吧。如果只是授意于上面的某种强大力量,那么这样的苦干和硬干就是颟顸的,甚至粗野的,当然先生所指的不是这样类别。个人以为他们依然是为着有利于民有利于国的目的在行动,不然怎么能说是国之脊梁呢?他们的力量可能是小的,但是抵抗的姿态却很清晰。代表的人物有陈胜、黄巢、李时珍、毕升、洪秀全等。

  这样说来,他们的共同点有二,一是行动力,而是目的。他们确信自己的目标,然后用行动靠近这样的目标。他们是拥有自信力的中国人,虽然正史中他们的身影不如帝王将相家谱们清晰,但是他们的光耀是遮掩不住的,先生盛赞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中国的脊梁不在帝王将相身上,而在这些人身上。

  这些有自信不自欺的中国人,一直到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心得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500字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