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非美餐:毛毛虫

大清早,我们准备了200多公斤罗非鱼,驾越野车在莽莽的原始丛林中爬行,约2小时许到达目的地姆班吉市,它是中非南部洛巴耶省的首府,坐落在高低起伏的小山包上,一幢幢风格别致的建筑掩映在绿树丛中。

我们的“货郎车”沿街缓缓行驶,当地居民听到叫卖声纷纷前来购买,不一会儿就卖掉大半。我们来到市中心的露天菜市场,当地农产品琳琅满目,清一色的女商贩们用法语和桑加语(当地土语)热情地招徕顾客。

菜市场的一隅挤着一群人,不知在抢购什么东西,我们忙赶上前去看个究竟,原来是一群妇女在卖毛毛虫。她们席地而坐,双手捧着塑料桶,桶内装着不停蠕动的毛毛虫,前面摊着的香蕉叶上也堆放着毛毛虫,中非人不习惯使用秤,而是以堆论价,每堆约200克左右。毛毛虫全身长满茸毛,身体呈红、黄、绿、兰等颜色,犹如画家的调色盘一般五彩纷呈。

她们用流利的法语对我们说:“毛毛虫都是刚抓来的,含有丰富的动物蛋白质,营养不错,味道好极了!”边说边随手抓起2条毛毛虫放入嘴里,津津有味地嚼了起来。我们看傻了眼,谁也不敢动手。

“多少钱一堆?”

“200西非法郎(相当于2.70元人民币)一堆。”一顾客与摊主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买走了一堆毛毛虫。

后来,我们发现除姆班吉市外,中非的许多农贸市场和乡间小路旁,卖毛毛虫的地摊还真不少。

进入雨季后,毛毛虫越来越多,有些妇女提着装毛毛虫的塑料桶来我们的农业站叫卖,农业站雇的当地工人不来上班也捉毛毛虫去了,据说一天可捉到三四公斤,收入远远超过工资。

初中毕业的朋加沙,是工人中的知识分子,会讲英语,我向他请教毛毛虫是怎么捉来的。他听了后觉得不可思议,说:“原始森林里多的是,只要去捡就是了。不信?明天是星期日,我带你们去捡好吗?”

次日清晨,我们头戴大草帽(防止树上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夏威夷海鲜美食狂想
英国下午茶的历史渊源
日本“泡饭”识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