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千年文化品位茶

追溯起来,大约四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人就开始认识并利用茶了。 从此,茶与我们世代相处,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最终成了国人的开门七件事之一。且不论一个普通百姓家里,日日萦绕茶香;生在山青水秀的地方更好,那汲取了天地精华的各种香茗,让乡野之夫也都因此而滋润得比城里人还格外灵秀。就算真的是穷乡僻壤吧,山枯水竭了,也还要采些草本之叶, 精心调制为“茶”的。我幼时就喝过槐树叶、杨树叶等各种树叶焙制的所谓“粗茶”,苦是苦点,但在那时却感到颇为解渴。还有那些遍布城乡七拐八角的各类大小茶馆甚至路边卖的“大碗茶”,更是云集了四方“好茶客”。

粗茶亦好,精茶也罢,各类“好茶客”的说法却不相同。为俗人的我们, 一般都是直着嗓子说喝茶喝茶,稍文雅一点的,大不了说出一个“饮”字。 而姚雪垠老先生则谓之为“吃”。他在一篇专门谈吃茶的文章里说,自己不会吸烟,又没别的嗜好,坐在房间里需要一点淡淡的刺激,所以常常吃茶。而且姚老先生吃茶也有一绝,茶不在好,苦香都行,兼为解渴,所以喜欢大杯倒满,大口吃茶。

但那都称不上是真正的爱茶者。真正的爱茶之人,则一律称喝茶为“品 茶”。一个“品”字,就道尽了饮茶的诸多情趣,正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从来佳茗似佳人”,这世人似乎只有他们最“懂”茶了。对酒自然能 够当歌,而对茶则可以恣情写意。所以从古到今,中国的文人墨客品茶品出 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句名篇。譬如“茶烟一缕轻轻扬,搅动兰膏四座香”、“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等等,都是古人咏茶中最让人产生共鸣的诗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内蒙古饮食文化
郴州饮食文化
海丰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