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清真饮食文化

饮食,是全人类休养生息绝不可少的头等大事,也是全世界所普遍关心的重要课题。“民以食为天”,这句不知流传了多少年头的谚语,是颠扑不破、历代公认的。古往今来,在我们这个饮食文化格外发达、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底蕴深厚的古老国度,对"衣食住行"四大生活要素中的"食"字似乎兴趣更浓,情有独钟。从孔老夫子到毛泽东,都不例外。想当初,清贫俭朴的儒家大圣孔丘,虽然主张"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自认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对身居“陋巷”、“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的弟子颜回在为赏识 ,但谈起吃的问题,却相当认真考究,标准可不低。众所周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这精炼的"八字方针",正反映了他对饮食质量的追求。而且,在同一节言论中,他还详细列举自己不肯吃的东西达八、九种之多,诸如鱼肉不新鲜、颜色不佳美、操作不规模、佐料不适当等等,均"不食",讲究得近乎挑剔。儒家学说的继承者、自称"孔仲尼之徒"的孟子,在借事言理(谈“舍生取义”)用譬喻的时候,也透露了他的胃口满不错:“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就是例证,只要条件允许,能兼而有之,二者概不拒绝。偶或记起小时候背诵过的唐宋八大家散文,也会发现文人墨客对饮食的重视和描述。比如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罗列的几大乐趣中,就有:“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这是他借请客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内蒙古饮食文化
郴州饮食文化
海丰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