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说媒与媒人的中国传统婚庆礼仪

  说媒的来历:在封建社会男女自有“授受不亲”之说,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的说法。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够“结丝罗”,“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这种说合就叫“说媒”。建国之后,“说媒”改称为“做介绍”,从事这种说合工作的人被人们雅称为月老俗称为媒人,后来改称介绍人。

  “月老”即“月下老人”的简称。据《唐人小说》记载,有个叫韦固的读书人夜行经过宋城,碰上一位老人靠着一个大口袋坐在路边,在月光下翻阅一本大书。韦固好厅地问他翻检的是什么书。老人回答说,这是天下人的婚姻簿。韦固又问老人那大口袋里装着什么东西。老人回答说:“装着红绳,用它去系男女的脚,只要把一男一女的脚系在一根红绳上,即使他们是不共戴天的仇家,或者是相隔万里的异乡人,也一定会结成夫妇。”所以,人们便说“千里姻缘一线牵”。“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的,再不能到一处。”可见人们对媒人的敬畏。

  媒人还被称为“红娘”。唐代的才子元稹写过一篇《莺莺传》,其中塑造了一个聪明活泼的婢女红娘的形象。她一再巧设机谋,终于撮合成了张生与莺莺小姐的婚事。元代王实甫根据这个故事写成了《西厢记》,其中红娘的形象更加聪明可爱。人们以“红娘”代称媒人,显出了对媒人的重视和友好。

  说媒不是一件轻松事,这从媒人被人雅称为“冰人”、“冰斧”就可以知道。据《晋书》记载,孝廉令狐策做了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北京市结婚礼仪
婚宴证婚人致辞精选
婚宴现场媒人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