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播音主持人的朗诵技巧

  感受意境有真情

  意境是指诗歌等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不管是格律诗还是自由诗,如果没有意境就很难说是好诗,朗诵者表达不出意境,也就不算是上乘的朗诵。无意境的朗诵,情浮意浅,声音形式怎样变化多端,也弥补不了这根本上的缺欠。感受意境,要求思索、想象、回味、憧憬,紧紧抓住具体而微妙的构思与变化。同时,要在此基础上,引发浓烈的感情,并做到"因境抒情".

  第一,诗歌往往充满了比喻和象征,如果不从意境感受着眼就往往使人眼花缭乱,如堕入云里雾中,不得要领。

  第二,诗的语言较为凝练的特性,在诗作中显现出万千气象,不感受意境,只是局限于文字,诗昧就无从表现。

  第三,诗的语言又具有跳跃性,更增加了诗歌的容量。朗诵者如果表达不出诗的跳跃中的内在程序,把一个个句子平摆浮搁地读出,意境也就无从表达了。

  第四,因境抒情,从全诗的整体出发,在意境需要的前提下引发,避免片段感。

  以《囚歌》为例。作者身陷囹圄而不屈,面对利诱而不惑,豪情壮志、气贯长虹。

  人的身躯与狗洞,"自由"与永生,简洁鲜明的对比,造成了恢宏高远的意境。在朗诵时,必须提挈全篇,以具体的、形象的比喻和象征传达出意境的可感性,发挥意境的感染力。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朗诵最忌讳脱离整体意境感受去图解比喻和象征,致使诗歌的朗诵有貌无神。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在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知,

  人的躯体,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期待着,

  地下的烈火升腾,

  让我和这活棺材,

  一齐烧掉。

  我将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比如,"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是诗人转述自己的所听所感,而并不是由一个说客出面,所以,在表达中充满了憎恶、否定的态度感情,从而也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有关小学校园广播稿
订婚仪式主持稿
文明礼仪演讲稿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