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领悟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
3、学会和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懂得感谢。
教学重点、难点:1、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2、学会和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懂得感谢。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昨天,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出示:“小河”、“青草”(结合课件)
2.复习生字。
(1)课文里的词语宝宝你还认识吗?
出示:抱住 水分 充足 干枯 感谢
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1、小朋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弯弯的)读读这个词语,我们还能说弯弯的什么?
2、小草是什么样子的?(青青的)读好这个词语,注意后鼻音。
青青的是什么颜色?我们还能说青青的什么?
3、小河边长了多少小草?课文中那个词语告诉你的?
课件演示“长满了”。
4、谁能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
评价学生的朗读。
(二)学习2--5段,第一次对话。
1、小河与青草生活在一起,它们是好朋友,有一天,它们聊起天来。
请小朋友们自己轻轻读一读第2—5自然段,读完想一想,小河与青草一共对话了几次,分别在哪几段。
学生回答:两次对话,第一次2、3段,第二次4、5段。
2、学习第一次对话
(1)出示这两段,指名读。
小草说了什么?
小河的水怎样?有多清?
原来小草在夸小河的水清呀,谁来夸一夸这么清的小河?
指名读,评价,齐读。
(2)小河听了小草的夸奖,有没有得意骄傲呢?它是怎么说的?指名读。
小河感谢小草什么?
是呀,小草的根就像无数的小手紧紧抱住泥土,不让泥土溜到小河里去。如果抱得不紧,河水会怎样?
老师做小实验,清水中放入泥土,使它变成浑浊的泥水。这样的水就叫做----浑浊的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