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5.1确定位置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量出图上距离,根据比例尺会计算实际距离.2.重点体会极坐标思想和直角坐标思想,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二)能力训练要求1.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2.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猜想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由大家感兴趣的图形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十分投入到数学活动中.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灵活地解决有关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更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决心.二.教学重点会根据已知的条件,把一些物体或棋子所处的位置能正确表示出来.三.教学难点分析已知条件中的数据找规律.四.教学方法老师、学生讨论法.五.教具准备投影片五张:第一张:做一做(记作§5.1 a);第二张:例题(记作§5.1 b);第三张:试一试(记作§5.1 c);第四张:补充练习(记作§5.1 d);第五张:补充练习(记作§5.1 e).六.教学过程ⅰ.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师]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确定位置的必要性,以及确定位置的方式的多样性,并能就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解决,下面我们根据题目的要求看应怎样确定图中的一些点的位置.如下图若用(0,0)表示a点的位置,用(1,0)表示b点的位置,用(1,2)表示f点的位置,则剩下的点的位置应如何表示呢?这就是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ⅱ.讲授新课[师]在上面的田字中,大家先分析一下已知的三个点a(0,0),b(1,0),f(1,2).其中的数字表示什么,然后找出规律,其他的点就能根据规律去求了.各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回答规律是什么.[生甲]a(0,0)中0,0表示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起点;b(1,0)中的1表示在水平方向上距a点的距离,0表示在竖直方向上距a点的距离;f(1,2)中的1表示在水平方向上距a点的距离为1,在竖直方向上距a点的距离为2.[生乙]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排在前,竖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数学教案-不等式的解集 教学设计方案(二)
数学教案-不等式和它的基本性质 教学设计方案(二)
数学教案-不等式和它的基本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