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会对实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2、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进一步了解体会“集合”的含义;3、了解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
教学难点理解实数的概念。
知识重点正确理解实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试一试学生以前学过有理数,可以请学生简单地说一说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分类.试一试1、使用计算器计算,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3, , , , , 动手试一试,说说你的发现并与同学交流.(结论:上面的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可以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得到结论: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2、追问:任何一个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能化成分数吗?(课件展示)阅读下列材料: 设x=0. =0.333…① 则10x=3.333…② 则②-①得9x-3,即x= 即0. =0.333…= 根据上面提供的方法,你能把0. ,0. 化成分数吗?且想一想是不是任何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成分数?在此基础上与学生一起得到结论:任何一个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能化成分数,所以任何一个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学生自己回忆有理数的分类,为引入实数的分类作好铺垫. 让学生动手实践,自己去发现并学会与他人交流. 在学生解决了一个问题后,层层深入地提出了一个对学生有更大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
引入新知1、在前面两节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许多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们不能化成分数.我们给无限不循环小数起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