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课题:2.1比零小的数(1)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会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结合生活实例掌握正数、负数的意义、写法、读法、分类,加深对0的意义的认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实例认识负数,体验数的范围的扩大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收集表示意义相反的量的专用词语,渗透不断发展变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教学难点:运用有理数表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      情境创设: 1.在小学里我们学过的数中,0是最小的数,数够用了吗? 我们看p12的4幅图:先看天气预报画面图 (1)长春的气温“-13 ~ 7”中的7表示最高气温为7℃, 那“-13”表示气温比0℃低13℃。 问题 :   -13℃是13℃吗? (2)地图上的“-155”,表示吐鲁番盆地最低处的海拔高度比海平面低155m; (3)资料卡片中的“-117.3”表示酒精凝固的温度比0℃低117.3℃ (4)新闻中的“-0.03%”,表示上海常住人口的自然增长率-0.03%,这个比0小0.0003。 二. 发现探索 问题1 除了-13、-155、-117.3、-0.03%等是小学没有学过的数外,          还有吗?  问题2 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的数吗? 三. 研究探讨 1)、议一议:气温中的-2℃与2℃意义相同吗?  让学生分析得到: 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像13、155、117.3、0.03%这样的数是正数, 它们都是比0大的数; 像-13、-155、-117.3、-0.03%这样的数是负数, 它们都是比0小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读法、写法   5→+5读  &n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数学教案-不等式的解集 教学设计方案(二)
数学教案-不等式和它的基本性质 教学设计方案(二)
数学教案-不等式和它的基本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