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1升的实际大小,并初步体会1/4升、1/2升和3/4升大约分别是多少。
2、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并逐步学会估计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或者小)以及一个容器的容量大约有几升等,从而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形成1升有多少的清晰表象。
教学难点:能较准确的估计容器里的容量大约有几升。
教学资源:矿泉水空瓶、碗等各种容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1升大约有多少了,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自己动手来做一只量杯。
二、动手操作
1、请同学们打开书,照着书上的方法自己动手做一做,我们来比一比谁的量杯做的最精确。
2、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辅导。
3、交流:怎样才能使你的量杯做的精确?(强调: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水不能倒在外面,否则量杯量起来就不准确了。)
4、让学生用自己制作的量杯量出1升水,试一试1升水能倒满几个纸杯。
5、教师出示一只碗,让学生估计碗里的水比1升多还是少,再量一量它大约有多少升。
6、让学生估计一下自己带来的容器的容量比1升多还是少,再量一量。
7、选择几个容器,让全班同学估一估,再量一量。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1)让学生用量杯装1升水,分别倒入下面的容器里,看看水面在哪里,然后根据剩下的空间估计出它们的容量。
(容器不一定要和书上完全一样,可以让学生随意带些容器,然后用这种方法来估计它们的容量。)
(2)集体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把自己估计的容器给大家看一看,并让全班同学来猜一猜,然后由该组学生公布结果。看谁估计的较准确。
2、想想做做2
(1)指导学生利用第1题获得的直观经验来估计生活中常见的这几种容器的容量。
(2)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估计的?
(3)拓展:教师出示一些容器的画面,让学生来估计,并对估计较准确的学生给予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