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南jing大屠杀》重难点分析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
1.诵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
2.分析课文,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有关新闻作品的特点。
4.比较报告文学和通讯,更好地体会、把握这两种文体的特点。
难点
1.体会报告文学生动、形象的记叙及精当的议论、抒情。
2.体会通讯“用事实说话”的特点,感受通讯中人物的人格魅力。
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凡是能让女人喊一声“啊呀,我的妈呀”的东西,就是新闻。
──《新闻报道与写作》(麦尔文·曼切尔著)
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定义,但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这种观点当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虽然他们对新闻的认识已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其实质仍不能脱离“利润”的操纵。在中国,“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②指被人谈论的新奇事情。
1943年9月陆定一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1981年8月中宣部在京召开全国18大城市的报纸工作座谈会,其会议纪要对新闻定义作了新的诠释:
“新闻反映新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具有迅速、明了、简短的特点,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
我们的看法认为:“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价值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电视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基础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第19课《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