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那树》教学预设

教学设想
  我以为,本课教学应该分为两个维度:一、文本维度:教师根据文本特点,引导学生把握本课的主要内容;二、学生纬度: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及独特体验,引导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解读、品味、理解,不求面面俱到,惟愿有所感悟。
  总的目标不外是:给学生今后的散文阅读打开一扇窗。
  具体过程有三:把握内容、品读赏析、漫谈感受。
  教学目标
  1、通过词句的品析,感受“那树”的形象,把握树的命运。
  2、通过文章主旨的比较,读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
  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旅居美国的著名散文作家王鼎钧的《那树》。一看这个题目,同学们的脑海里会产生怎样的问题?
  ……
  其实刚才大家的问题主要可以归为三类:1、那是一棵怎样的树?2、那树的命运如何?
  3、作者为什么要写那树?今天这堂课,我们主要就来研讨这三个问题。先请大家根据自己预习时的初读感悟,说说那是怎样的一棵树?
  分析
  一、那是一棵怎样的树?
  古老——三句“它就立在那里了”组成的排比,让我们感受到了古老的气势。
  坚固——任你台风肆虐,我自岿然不动。多么坚固呀,坚固得就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
  善良——物尚如此,人何以堪哪?
  茂盛——抓住了树的本质。
  重点突破
  1、文中说到不管是早期,还是后来,那树有一点一直没变,那是什么?
  2、请大家速读课文,圈画出描写那树叶子以及它的绿的语句。同时想一想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写出那树的绿。这种方式可以是一种修辞,一个词语等。
  那树有一点佝【gōu】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汞。
  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但树顶仍在雨后滴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2
《世上没有傻问题》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