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欣赏第七单元 与自然为友 教案
第七单元 与自然为友
三维目标
1.品味语言,把握作者对大自然的理性思考。
2.调动感官,体察文中自然的变化。
3.走山访水,以正确的方式亲近和了解自然。
单元解读
赏鉴散文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好情与景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或呈现为托物抒情,将景物赋予作家自己的品格、性情、风貌,从而组成一组体现作家情愫的意象;或融情于景,作家将个人情感渗透进景物的精细描摹中,踪迹了无,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读出作家对景物的修饰;还有可能移景就情,作家不按实际位置来描述景物,而是按着自己的感情变化来安排笔下的景物方位。
1.关注写景。关注景物描写是解读这类散文情志的不二法门。由于不同的作家笔下的景物呈现个性化的布设,所以比较鉴赏可以获得更为广阔的审美视野。
2.体味情感。写景状物的散文因情设景,情感丰厚,因此要将自己的感情调适到最饱满最充沛的状态阅读文本。
3.注重审美。用审美的眼光读文本,品味美景美情,就能获得美的享受,进而生成富有创见性的评判。
4.品评语言,鉴赏技法。透过优美的语言可获得有关景物的生动形象,获得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和对文本美的感知。通过鉴赏技法,获得写作启示。
本单元选文也各有特色。《英国乡村》介绍的是19世纪以前英国乡村淳美的风俗人情,全篇洋溢着浓厚的人情味,又富有深刻的历史感。与纯粹的写景散文不同,这篇文章的意图在于确立一种稳定和谐而又富有诗意的社会范式,因此注意了写景与记人的结合,把描绘的重点放在“欲对英人的性格有所了解”这个目的上,突出了当地的民俗风情和道德信仰等,在人与景之间营造出一种安宁祥和的气氛。学习时要围绕这一中心,深入把握文章的脉络。《京都四季》写“京都四季”,形散神不散,在看似漫不经心中,却透着章法上的精心安排,自然而然地营造出一种心与境会、神与物游的诗意氛围。《堤契诺秋日》描绘出画家眼中的自然。作者长年生活在堤契诺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美丽山村,静心体会着一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