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介绍陵园建筑的说明文。课文有条不紊地介绍了中山陵园的方位、人文环境、设计特色、修建过程和规划特点,准确地说明了中山陵园的建筑特征,表现了它的巍巍气势和孙中山先生在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学情分析:讲解这篇课文,要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教学目的 一、 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 引导学生从十幅浮雕中了解我国近百年的人民革命斗争史,进而理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真正含义,激励学生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努力奋斗。 教学设想 一、 本文篇事物说明文,写法上很有特色。它…
【教学目标 】 1、初步了解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 2、学习按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3、了解中国革命所经历的艰苦道路和先烈们的光辉业绩。 【教学重点】① 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 ②了解中国革命所经历的艰苦历程 【教学难点 】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 【学法指导】 1、关…
教学目的 一、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学习在说明中运用记叙的方法。 三、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激励自己继承先烈未竟的事业,奋勇向前。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说明文,写法上很有特色。它在按空间…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2.学习在说明中运用记叙的方法。 3.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激励他们继承先烈未完成的事业,奋勇向前。 二、难点、重点分析 1.文章的标题下面有个副题,副题…
教学目的:1、整体感词里的艺术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境界 2、 学习衬托的手法 3、背诵这两首词 重点难点:重点 教学目的1、3 难点 教学目的1 课 时:一课时 教 法:诵读、点播、赏析 教学过程 : 一导语 请同学回忆上学期的两首词,略微点评,温故为知新做准备。 二、听…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卜算子、咏梅”等词语。 能力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情感目标:了解词的大意,感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的作风。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目标 1 通过预习使同学能了解澳门的有关知识 2 能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 能有感情的背诵诗歌 教学方法:学生自己分析为主,老师加以指导和总结 教学步骤 : 一 、导入 新课 (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同学们,我相信刚才的旋律你们都十分熟悉,他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
教学目的: 一 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二 体会本文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 三 了解渡江战役的经过,接受革命教育。 教学设想: 一 学生初学新闻这种体裁,有必要弄清楚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二 为了便于学生尽快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在教学方法上遵循由感性到理性这样的认识规…
特级教师 刘福增 (一)教师:本文是毛泽东同志1949年4月22日夜为新华社写的一篇新闻消息。消息通常包括:标题、导语 、主体,有时还有结语。这则消息的标题十分醒目地概括了主要内容,而且非常有气势。括号中的文字是电头,说明电文是什么时间从哪里发来的。消息的1、2两句是导语…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特征。 2、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一、导入 新课。 (由时代背景入手)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
训练重点: 了解新闻的特点 复习记叙六要素 理清文章层次 训练默读 体会准确、简明的语言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步骤: 一课时 1、导入 用最近报纸引入(看新闻版) 2、简介“新闻” 报纸最常用的文章样式。它用事实说话,及时报道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有教育、认识、移情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