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教学设计17(人音版)第一单元 《祖国情》 (三课时)第二单元 《西北放歌》 (二课时)第三单元 《曲苑寻珍》 (二课时)第四单元 《经典交响》 (二课时)第五单元 《月 光》 (二课时)第一单元 《祖国情》 (三课时)第一课时 《爱我中华》教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教学设计17(人音版)第一单元 《祖国情》 (三课时)第二单元 《西北放歌》 (二课时)第三单元 《曲苑寻珍》 (二课时)第四单元 《经典交响》 (二课时)第五单元 《月 光》 (二课时)第一单元 《祖国情》 (三课时)第一课时 《爱我中华》教学…
四年级人音版音乐第7册第三单元教案第一课 《 哦,十分钟》教学目标:⒈知识目标:感受歌曲两段曲式的特点,体会不同乐段所表现的不同情绪以及歌曲表现的喜悦之情。⒉能力目标:指导学生体验歌曲塑造的音乐形象,能够用轻盈、舒展的声音准确有感情的表现歌曲,培养学生歌唱能力。⒊…
第十六章 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一、磁是什么1. 磁体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体还具有指向性。2.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一个磁体有两个磁极。 可以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体或磁针静止后,总是指向南北方向。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将静止后指北的磁极叫做北…
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规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
九年级物理《16.3 比热容》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从比热容的简单自然现象开始,对如何计算比热容,以及通过比热容计算热量做了阐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2)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3)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
九年级物理《16.2 内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阐述了内能的概念,描述了温度与内能的关系,并讲解了什么是热量,以及热量的单位,教材从生活实际中的一些例子讲明了如何增加或减少物体的内能。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知道…
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结合实例,说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2)初步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3)能通过具体事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现象: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
第十三章 热和能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班级 姓名 组别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课本预习】物质的构成1、…
1.中学生要注意仪容仪表,当你出门前整理衣着时,所选用的是( )a.平面镜 b.放大镜 c.显微镜 d.望远镜2. 历史上第一次尝试进行光速的测量,也是第一个把望远镜用于天文学研究的物理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焦耳 d.瓦特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机、幻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