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思想品德教材改革给我新的体验和洗礼

   我是一位有着20多年教龄的政治教师,上学期伊始,学校让我有幸学习了新教材的基本理念,接触新教材。而我,走进新教材,给我的是一番新的体验和洗礼。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必须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聪明的人”、“幸福的人”、“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人”。广东教育版《思想品德》七年级教材课文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同学们认识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它一改生硬、陈旧、传统的说教方式,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体现了“成功育人,和谐发展,渐臻生命的完满与幸福的”教育理念。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思想品德七年级新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以授《我与父母》一课为例,我首先推出马克吐温一句名言:“当我14岁时,我感到父亲是天底下最不通情理的人”,同学们一下就产生了共鸣,同感。我就搭台阶让给学生倾诉,学生用小品等形式表演了与父母发生的各种冲突,大有与父母不能同处天下之势。借助这敏感的共有话题,我将全班8个小组分成两大块,从两个角度去探究“为什么?”,一是从父母的角度,二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通过各小组的热烈讨论,小组再形成综合意见,下面就是来自两个角度的各小组发言的部分剪辑:

孩子角度:我们长大了,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希望拥有对自己的事情的决策权;父母爱偷看日记、偷听电话,侵犯隐私;不信任我们;冤枉、 爱唠叨 ;思想陈旧,老古板 ;小题大做, 爱用命令的语气 ;老爱说,你看别人怎么怎么样……

父母角度:我们上班太忙了,没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想了解孩子现在思想的情况,无奈,只好偷看他的日记了。偷听,寻问打电话,那是孩子太小了,怕他处理不好与异性同学的关系;唠叨,那是每天对他们提个醒,对他放心不下,担心他们结交损友,受到伤害。关于购物,现在孩子消费要求越来越高,好攀比,希望孩子能从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体谅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我爱我家》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初中政治课的反思
品德与生活教学,出路何方?---《春天的盛会》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