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爷爷和小树》教学案例

运用“发散思考思维活”的策略,提高一年级学生想象能力  《爷爷和小树》教学案例
    《爷爷和小树》是京版教材的一篇课文,以儿童诗的形式表现爷爷和大树之间发生的两件事,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我根据教材要求、学校的课题研究和班内学生的实际情况定的教学要求是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考思维活的策略、自主识字、记字。根据字型充分想象找到好的记字方法与大家交流。展开大胆合理的想像,能用爷爷和小树的口气说一句或几句话,想象他们之间发生的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第一课时的时候我们完成了初读课文,识字记字的任务。《爷爷和小树》一课中要学三个生字:衣服的衣、雨伞的伞、真好的好。学生发散思维自己去发现识字、记字的好方法。
衣:点是人的头,横是肩膀,一撇一捺就是衣服的两只袖子,捺上的小撇是正在穿衣服人的拿衣服的手。
伞:有人说:我把它看成雨伞,人字头就是撑开的伞帽,长竖是伞把,点、撇是支伞的铁丝,横是把伞打开时推伞的部分;还有人说:我把它看成旅游区的遮阳伞,就是那种支在桌子中间的给吃饭的游客遮太阳用的。人字头就是伞帽,竖是伞把,横是围着伞的桌子,点、撇是放在桌子上的菜。
好:1、一男一女站在一起,和结婚照差不多,结婚是好事。
    2、邻居阿姨是女的生了个孩子是好事。女就是女人,子就是她的孩子。
    3、爸爸说了我家有我和妹妹,男孩女孩都有,是好事。
学生放飞了想象的翅膀,三个生字很快就记住了。学生发明的记字方法既形象有生动,有的是老师也想不到的,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尝到甜头的我,在指导认读字时也让学生自主识字,收获又是很丰富。如:
爷爷的爷:上面是父,说明是男人。下面可以看成是长胡子或者爷爷拿的拐棍。
冷热:平常的水就用三点水旁,冬天的时候水冻成冰了,水就少了,所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一年级语文四字词语复习(四字词语及写词语)
让一年级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语文园地二》课后反思
学生阅读起步阶段的语感培养——兼谈《看菊花》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