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 影丰子恺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品味生动形象语言。 2、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3、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学习重点:教学目标 1、2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3课时数:一课时学习方式:合作探究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新课(媒体展示丰子…
学习目标: 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将预习…
第十课 木兰诗 北朝民歌教学目的: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2.体会恰当地进行详略叙述的作用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的表现力量. 教学要点:1.故事情节和木兰形象。 2.记叙的详略处理 3.对偶和排比 教学设想:1.这首诗以木…
17、安塞腰鼓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理清文章层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力量,体现节奏感。 3.简析场景描写,体会文章主题。 4.理解排比、比喻、反复修辞在文中的作用。教学重点:学习场景描写,理解文章主题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查找黄土…
短文两篇教学目的 1.理解两篇短文的寓意。 2.理解积累文言词汇。 3.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 重点难点 1.重点: (l)理解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句义、文义。 2.难点: (1)理解两篇短文的寓意。 (2)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古今词义的变化。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木兰诗教学目的 1.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培养处理题材和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教学设想 1.这首诗以木兰代父从军为故事核心,在故事情节发展当中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
教学设想: 课型设计:讲读课 基于学生对木兰替父从军的了解,可对诗歌内容处理上简洁明快些,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诗歌内容。赏析诗歌的语言艺术,明确多种艺术写作手法。理解木兰替父从军的诗歌主旨。 课时:2课时 教学进展: 导言:同学们都知道“巾帼不让须眉”这句古语吧,在中…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目标 ]1、 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教学重点]学习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学生查找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莫泊桑的有关资料,上课进行交流[教程]一、 组织教学二、 导入 新课大文豪福楼拜星期天在家里都…
音乐巨人贝多芬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贝多芬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2、阅读方法上,以深人人物内心世界为主;写作学习上,以人物外貌描写训练为主。(或者1、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2、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教学重点]:目标2[课 时]:一课时…
11 邓稼先杨振宁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2、自主探究课文内容,发现课文中精妙之处。3、学习邓稼先热爱祖国、默默奉献的优秀品质。课型:新授课教法:朗读、合作探究教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 新课(以学生搜集邓稼先的故事导入 )正如大家材料…
16 社 戏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叙事有详有略的写法。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3.学习小说通过语言行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4、体会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分析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2)分析双喜,六一公公的人物形象。…
课题:安塞腰鼓执教:樊友翠 教学课时: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 理解排比句、感叹句对表达感情,增强语势的作用。2、 感受本文所抒发的生命律动的激情。3、 领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 训练朗读能力,体会文章的气势。5、 培养捕捉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