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 教学目标 : 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3. 学习邓稼先热爱祖国、默默奉献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探究文章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课前准备: 1. 阅读课文,利用…
11课《邓稼先》教学目标 :1、 整体把握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2、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在行文顺序、材料安排方面的特点。3、 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并理解其深刻含义教学重点:体会文中洋溢的对中华民族,对挚友的一片深情及文中所表现出的…
《黄河,母亲河》综合学习课教学设计合肥42中 方立平一、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历史,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学会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在综合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二、教学设想: 1、在课前搜集材料的基础上,一个课时完成(…
活动目的:人文性目标:1、全面了解黄河,培养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 2、关注黄河现状,强化环保意识,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工具性目标:1、积累关于黄河的诗词。2、口头表达目标:训练充满感情地演说。 书面表达目标:(1)灵活运用所搜集的资料,恰当取舍。(2)个性化表达。活动…
教学设想:本次综合性活动,以学生活动为主。在学生分组准备收集的过程中,教师适时指导,做好记录,观察学生在活动中协作意识、合作能力。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整个活动的能力培养在课前的一周的准备和组织。 教学方法:学生分组各自收集整理筛选材料,教师指导。…
木兰诗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复述故事 (2)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 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预…
木兰诗 [教学目标 及重点] l.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3.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教学课型及课时] 1.教读课 2.一课时 [媒体设计] 1.多媒体:选取材…
木兰诗 教学目的: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2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的表现力量, 教学要点:1故事情节和木兰形象。 2记叙的详略处理 3对偶和排比 教学设想:1.这首诗以木兰代父从军为故事核心,在故事情节发展当中…
木兰诗 一、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了解南朝民歌的特点和修辞特点。 2、学会诵读和背诵这首古诗。 3、培养探究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诵读中讨论和探究问题,养成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
最后一课 [教学目标 及重点] 1.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培养学生准确把握小说主题的分析能力。 2.学习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3..感悟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课型及课时] 1.教读课 2.一课时…
最后一课 【课文解读】 本文是篇外国短篇小说,作者都德是法国19世纪后半叶杰出小说家,《最后一课》是作者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本文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
最后一课 教学重点: 1、 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2、 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 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 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