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2、重视诵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3、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难点…
计划课时:1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评析人物形象;2、品味语言,学会如何表达情感 过程与方法 设疑、朗读、讨论、提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走进文本,读懂文字背后,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概括故事内容,评析人物形象 难点:揣摩语句,…
第17课摘要: 小说通过描写两位天真纯朴的少年在河边尽情的嬉戏以及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色,和残酷的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歌颂了美丽、纯真的自然与人生,批判了残酷的阶级斗争,揭示了它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一、整体感知 导入课文、介绍作者。 二、通读概括 通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小…
【创意说明】本文是一篇小说。教学的重点在于把握主题、分析人物形象及体会记叙中描写的作用。采用板块式教学思路。【教学步骤】一、整体阅读,把握情节学生自读课文,回答下面三个问题: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要点: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2、父亲是怎…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绯红、标致、落第、诘责、油光可鉴、深恶痛疾、抑扬顿挫”等词语。2.检索资料,掌握散文集《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2.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分析“无非”“实在”“大…
1.新闻两则【知识目标】1.了解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2.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情感鲜明的特点3.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
【教学目标】 1.积累名句和“之”字的用法;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反复诵读,用心品味。 3.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并认识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教学重难点】1.背诵课文。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3.领略作者的情怀。【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陋室铭》一、导入新课古代的…
学习目的: 1.积累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理清本文写作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一)。 3.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重点二)。 教学方法: 借鉴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学习…
教学设想: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根据新课程标准让学生能“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小说三个基本要素;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朗读欣赏小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在生活中善于感受爱,表达爱,让学生能满怀爱心的去处理与他人及自然界…
作文评改教学设计 课题 写自己最熟悉、最真实的故事 文体 作文评改课 执教者(单位姓名) 东凤二中 适用年级 八年级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通过评改,引导学生从学校、家庭、社会、自然中寻找好材料, 从生活的点滴中选择材料 。 能力 目标 学习“围绕中心选材,以小见大”方法 情…
一、 作者简介,导入课文: 1887年,在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降生了。和我们在座的男生们一样,从小,他就喜欢去野外玩耍。长大后,他考入了耶鲁大学的林业系,并在大学毕业后研究起了自己从小就喜欢的土壤、森林和野生动物。46岁那年,他成了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