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 了解韩愈的生平及其主要成就。2、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牢记“说”的文体知识。3、 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知识分子的愤懑和不平的情感。教学过程:一、研(独立)——初次解读(一)背景导入:《马说》大约作于贞元11-XX年间(795-800),其时…
第17课《怀 疑 与 学 问》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一、领会“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才能辨伪去妄,才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观点; 二、理解、掌握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 教学重点: 一、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 二、理解论证的层次和过渡句的作用。教学难点: 一、…
《每天诞生一次》、《列宁格勒的树》 二. 教学目标 (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 1. 生字 充溢yì 恩赐cì 不啻chì 喋喋dié 絮叨xù 凝然nínɡ 抖擞sǒu 譬如pì 陌生mò 泪腺xiàn 残酷kù 冻馁něi 冻僵jiānɡ 不堪kān 凝眸móu 早夭yāo 佐证zuǒ 踉跄liànɡqiànɡ 简陋lòu …
短文两篇 教学目的: 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3.指导朗读,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
教学目的: 1.学习方法的指导。2.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学内容: 1.掌握一种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矛盾分析法; 2.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3.理解文中描写短衣帮、掌柜以及多次写到“笑”的作用。 课时安排: 3课时。 预习要求: 1.疏通文字,熟悉课文。 2.了解科举制度及文中涉及的…
【教学目标】1、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翻译、理解课文。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
2.芦花荡【知识目标】1.了解有关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2.理清记叙的要素,把握故事情节。了解小说的特征。3.学习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肖像、动作、心理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揣摩雅致隽永的环境描写的妙处,品味课文的语言。4.感知文中景随情移的写作手法,体验孙犁小说…
教学目标:1、流利地朗读课文,根据书下注解,读懂课文,积累实虚词。2、体会文中鲜明的人物形象,个性化的语言。学习晏子机智勇敢,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教材分析:《晏子使楚》是学生接触文言文以来,第一篇较长的文本, 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就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教学理念】语文课要充满“语文味”,关键在于教学立意的明确得当。一堂课的教学立意,应依据文本特点、学生情况、编者意图以及教师本人对文本的感悟与理解来定位。“教什么”定位清晰了,“怎么教”也就得当了。于是师生互动,深入文本,浸润在字里行间品味、感悟、鉴赏,领略文…
叫 三 声 夸 克执教人:翟霄杨 单 位:安阳市第八中学 【教学目标】1.了解多层次的物质结构的分类。2.通俗,形象的语言。3.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通俗,形象的语言;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教学难点】多层次的物质结构的分类。 【教学步骤】一.导语: 实物——盒子导…
【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特点。2、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3、识记新闻结构组成,并能分析典型的新闻的结构。4、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教学重点】1、主体部分层次的划分和层意概括。2、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教学难点】第二则主体与…
《白杨礼赞》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2.理解排比句和反问句的表达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 《白杨礼赞》是一篇采用象征手法写作的经典篇目,因而在设计中,对象征手法的理解就成了本文的学习重点。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