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目标:1、体会文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美。2、学习本文运用的对照手法,并加以运用。3、培养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充满民族风情的游记,在作者的笔下,展现了西双版纳美丽、富饶、神奇的一面。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
【教学目标】1.了解事理说明文的一般特点,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2.探究作者示异释疑的行文思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3.认识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了解其形成的原因,培养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成因。2.体会说明文准确生动的语言。3.学习…
海燕 一、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作家,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出身于木工家庭。4岁丧父,随母寄居于外祖父家,仅读过两年书。他当过学徒、饭馆跑堂、码头工、面包师等。做工之余,勤奋自学。1882年发表了处女作《马卡什•楚得…
一.设计意图这篇作文安排在学生刚学过寓言《黔之驴》、《杞人忧天》和《杨布打狗》之后。看似简单,但大多数学生拿到以后无从下手。所以,设计这堂作文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有话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引导为主,让学生通过自身积极参与来学会从多个角度解读一篇寓言,学会…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领悟文章的主旨。2.掌握课文巧妙的构思及以小见大的写法,挖掘生活中可供写作的素材。3.学会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阅读,了解作者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感情的方法。2.学习并感受这篇散文在语言、构思与立意等方…
教材分析:《台阶》是李森祥的一篇小说,通过描写父亲终年辛苦,积铢累寸,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建成了一栋有九级台阶的新屋。而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反映出父亲那辈农民为提高地位,赢得尊重,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同时也赞美了父亲吃苦耐劳、拼命硬干、坚忍不拔的…
诵读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教材分析诵读欣赏中选择了三首唐诗,都是与景色与…
教学目标: 1.抓人物语言反复揣摩、体味人物心情,理解晏子三次击退楚王侮辱,维护祖国尊严的事例。 2.感悟晏子反驳楚王语言中的推理过程,在“情境场”中开展语言实践活动,生动有趣地发展学生语言。 设计理念: “教学是一个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十分注重在课堂上展现过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抒情的语言。 2、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3、了解作者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训练学生们概括能力、理解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
课题3、《老山界》课时2课时教育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掌握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2.能力目标:学习本课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的写法;能通过品评文章中的关键词语,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学会用不同写法交代记叙文的要…
北师大版《日历》《蚂蚁》教案及练习二. 教学目标 (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 1. 生字 平庸yōnɡ 蹒跚pánshān 嵌入qiàn 冯骥才jì 消耗hào 废墟xū 海鸥ōu 一缕lǚ 饼干屑xiè 涵义hán 捻成niǎn 戳破chuō 怜悯mǐn 嗅着xiù 2. 形似字 3. 词语 无聊:无事可做,觉得没意思。…
【教学设想】1、把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结合高中课文《荷塘月色》进行比较,区别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2、把衬托手法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3、采用“讲讲、读读、议议”的教学方式。 4、在本文学习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