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习旧知,导入新授。同学们,昨天的语文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读)少年王冕。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王冕的哪几件事?(随机板书:2—4节放牛 5—6节学画)二、重点学习“放牛”语段(2—4节),体会人物语言的言下之意,感受少…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悠荡、汲取、柔软、篷帐”等词语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3、鼓励学生大胆想像,仿照课文前三节再编一段。4、品读理解诗的内容,感悟诗情,通过幻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重点难点】…
一,教学目标:1.通过动作演示,联系上下文及阅读注释等方法,理解"虎势儿,公鸡鹐架,精神抖擞,破绽,郎中,诸亲六眷,越发"等词的意思.2.在动作演示,比较及反复朗读等方法的帮助下,感悟文章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3.在讨论与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小说写作的特点,感受人物的形象,受到祖国优秀文…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爱如茉莉》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作者:李文广 转贴自:江苏省铜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点击数:108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爱如茉莉》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江苏省铜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李文广 课文赏析 课文以“爱如茉莉”为题,简洁、含蓄…
font size="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自仪征漫网 点击数:228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黄鹤楼送别》整合教学设计 技能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里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font size="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51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一 王秀荣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2、朗读课文,练习复述寓言故事。 3、培养生字质疑能力和创新思维。 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寓意。 教学器具:投影片。 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一、检查预习 1、生字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出示成语,自读,指名读。 1、成语 破釜沉舟 卧薪尝胆 毛遂自荐 四面楚歌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纸上谈兵 破釜沉舟 唇亡齿寒 狡兔三窟 2、名言 (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3)其身正,不…
font size="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49 《莫高窟》教学设计二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有……有……还有……”造句。 3.能用课…
教材分析: 《师恩难忘》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叙事性散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文章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了40年前的一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的乡村老师形象。通读全文,朴素的文字背后,是作者对师恩的回味和感激,是作者对老师的敬重和怀念。全文依循行叙事后抒情的顺…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87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一月光启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民谣童谣的内容,领悟二者的内容美、形式美。3、 学习作者描写母亲歌声的方法。 教学重点:重点是:形象再现歌谣意境,感受民谣、童谣的…
教学目的: 1、运用各种方法,掌握本课生字词。 2、学会质疑。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独特的美好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用心体悟事物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课文配乐朗读带(或适合的音乐)、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基本读懂课文,感受童年的美好以及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教学重点:从作者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学生收集作者的相关信息第一课时教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