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本文记述了北上抗日的红军夺取泸定桥的战斗经过,表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战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课题中的“飞” “夺”两字,把红军战士夺取泸定桥的神速、险奇形象地概括出来了。“飞夺”既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又集中体现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
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会写课文中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懂得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与实践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哥伦布发现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日出的全过程。 难点:理解全过程的词句,体会日出过程变化。 教具准备: 课件1:重点语句的幻灯片。 课件2…
目标:1、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读书,学习并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对文中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描写语句的揣摩,理解什么是“尊严”。3、通过读书、思考、讨论,懂得尊严的价值与意义。重难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对文中人物外貌、…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 能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方法,自主阅读感悟通过一双手刻画出的人物形象及抒发的感情.3, 通过朗读,体会课文内容,用读启发学生的理解,从而加强自读自悟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
《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师: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齐国的故事,当时的大王是景公,丞相是晏婴,在他们两人之间有一个小故事,大家想了解吗?(想)师:那么今天我来学习《欲速则不达》。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这篇课文讲了…
教学目标:1学会12个字,会认10个字;2学习快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文本叙述的特点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试着给课文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3感受雨来人物形象,体会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受到爱国主义的情感熏陶。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体会雨来…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会写“扰、欲”等8个生字。正确书写“鼓动、跃动、欲望”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深刻意思。 4、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
一。导入新课,温故而知新。出示古文: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选自第七册课本《晏子使楚》)学生饶有兴趣地自由读。师:还记得这段古文吗?生:记得!师:…
蒲坂小学 陈惠万 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把握文意,了解12岁周恩来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思。2、读正确词语,理解“崛起、帝国主义、灯红酒绿、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等词语。3、积累课文中的四字成语。4、在说文意的过程中感受少年周恩来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教学重点: 学…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吉林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体会作者描述之精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雾凇形成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读准下列词语,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凝…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55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的生字:撑、艇、浮、萍、稚、侧。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