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告诉他们要注意保护环境,否则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4、发展…
整合篇目:人教版第五册《陶罐和铁罐》和《狮子和鹿》。整合主题:正确看待人和事《陶罐和铁罐》和《狮子和鹿》整合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能正确认读“骄傲、傲慢、兴奋”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展开想象,感受秋天的美好,感悟语言的优美。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重难点通过朗读,感悟语言的优美,感受秋天的美好。 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教师有…
教材简析: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五册的第一课,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感情,一个“情”字贯穿全文。课文按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的顺序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美丽、团…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3.明白小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的原因,感受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教学重点:体会小露珠给大家到来美丽、快乐的精神。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课件、头…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第十课大作家的小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过渡:这个题目很有意思,大作家怎么会有小老师呢?听老师读课文。二、老师范读课文 提出要求:同学们要专心听,一边听,一边想,弄清楚大作家是谁?小老师是谁?三、出示课前搜集的资料,简介萧伯纳 1、根据学生…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产地与水果连接,写一些物产的产地,画出不是同一类的特产,读一读、背一背,畅所欲言,开卷有益,初显身手,金钥匙几个语文活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习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查找资料的方法。 2、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我们祖国的特产,同…
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92 古诗《山行》教学设计二江北中心小学 乐碧云一、设计理念古诗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必须建立在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上,尊重学生自身的知识构建以及多元认识是本节课的出发点。其二,古诗文化博大精深,贵在积累,教给学生一些古…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赛跑、忧伤、持续、安慰、日月如梭、虽然、狂奔、暑假、受益无穷、将来、假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4、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
【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大显神威”等词语。2.读懂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发明坦克的过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教…
作者:张薇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612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张薇) 教学目标: 1. 了解鹬蚌相争的故事内容,懂得互不相让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习作能力及动笔习惯。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激发学生…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13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金子其实就意味着什么? 生:财富 2:每个人都想获得财富。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 1:先来读读下面这些词,然后用这些词说说这个小故事。 生读 2:先自己在下面练一练。 3:出示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