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每首好诗都是“诗情”洋溢,溢于纸上。诗人凭借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抓住鲜明的景物来表达自己饱满的情感:或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或缘情写景,或融情入景。由此可知古诗的学习不但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为学生的生命发展打下厚实的底色,今天就让…
——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陕西省西安师范附属小学 王林波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燕子专列》是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爱护周围环境。本课讲的是由于气温骤降,飞回北方的燕子在瑞士濒临死亡,瑞士政府呼吁人们救护冻僵的燕子,…
【教学目标预设】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吟诵诗歌;2、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说出“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重阳佳节浓浓的思乡情感,感受诗的意境。【教学重点】在读文中逐步理解感悟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身居外地重阳…
设计意图:根据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和本课的选编意图,以学生自读自悟、抓重点句品读展开教学。由于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还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撑,因而注重情境创设,激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在此基础上以读促思,探求寓意。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重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复述课文。 2.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及想象的能力。 3.通过诵读,突出三组对比,从人们刻意杀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非常重要的道理。教学重难点:重点:…
教学过程 (一)巧借报纸,激发兴趣 1.共读报纸 (1)出示刊登石榴园广告的报纸选段。 (2)借助报纸内容理解“驰名中外”,朗读课文开头。 2.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认读二类字“榴”。 (二)检查预习,理清文脉 1.检查预习 (1)学生再次练习朗…
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4)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观察花在一天中的什么时间开放。(2)学习生…
作者:林夕 转贴自:凤凰语文论坛 点击数:140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设计二作者:林夕 文章出处:凤凰语文论坛第一课时一、由题设疑,引发思考自渎课文,思考:1、作家是什么意思?大作家呢?2、这篇课文中的大作家指的是谁?是哪一国的人?3、小老师是谁?是哪国人?4、他们之间…
一、课前谈话,引出课题 虽然咱们的教室处于角落,感觉有点阴沉沉的,但咱们的气氛却是热腾腾的,小朋友们呢,都是喜洋洋的,对吧。多么可爱的笑脸呀,老师这里也有一张笑脸呢! 1、出示太阳笑脸: 认识吗?谁呀?你看,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太阳?(红彤彤、笑眯眯)你觉得她想对我们…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 2、学习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教学重点: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读懂课文内容…
【学习目标】1、读会“给予、如愿以偿、沉默不语、兴高采烈、享受”等生字新词,正确书写“予”字。2、理解“如愿以偿”的意思,围绕问题“小女孩如愿以偿了吗”,触摸“一直盼望”等语言的温度,层层扣击文本,解决问题。3、读…
教学目标: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⒉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 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质. 3、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己编小故事。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质.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