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歌 教学设想 《水乡歌》是《国标本(北师大)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一首诗歌。诗题中“歌”字点明了诗人对水乡的热爱——歌唱水乡的秀丽风光,歌唱水乡人民的幸福生活。诗人依据水乡的“水多—桥多—船多—歌多”的顺序结构全诗。每一节开头都采用问答形式,音韵和谐,节奏明快,…
一、家 教学设想 《家》是《国标本(北师大)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首儿童诗,主题单纯,内容浅显,语言凝练,韵律和谐,富有儿童情趣,贴近儿童的生活,很受儿童的喜爱。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们应把握儿童诗的特点,并以读贯穿始终,注重学生个性的感知、联想、体验等…
借铅笔 教学设想《借铅笔》是《国标本(苏)语文》一年级上册练习2中的一项口语交际训练。教材画了两幅图画,一幅是小猴向熊猫借铅笔的情景,另一幅是小猴还铅笔的情景。每幅图旁还提了几个与图意相关的问题。本次练习是让学生以“借铅笔”为题说说两幅画的意思,根据思考题启发学生…
指 路 教学设想《指路》是《国标本(苏)语文》一年级下册练习3中的一项口语交际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为别人带路,并借以丰富交际经验,提高交际能力。教材提供了一幅插图,即一名小学生给一位解放军叔叔指路,同时提供了小学生和解放军之间的对话,明确了问路人和指路人交际的内容…
该怎么做 教学设想《国标本(人教)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的“该怎么做”,是在看图的基础上生发的口语交际练习。练习有三个内容:1说说两幅图讲了件什么事;2互相说说小松该怎么办;3评一评谁的办法好。该练习选择了贴近儿童生活的话题作交际主题,缩短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我们身边的垃圾 教学设想《国标本(人教)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中的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我们身边的垃圾,包括三部分:一、垃圾是从哪里来的,跟同学们交流一下你的发现;二、怎么处理生活垃圾呢?说说你的想法;三、小组合作,把你们的想法画一画。教材在设计上能结合学生的生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理解并能用“自言自语”说话。3、经历品读课文的过程,了解花生的生长规律,学会细致地观察生活。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趣导入 在树林里的一棵大松树上,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它是谁呢…
《小松鼠找花生果 》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案例江苏省海门师范附属小学 张丽 邮编:226100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理解并能用“自言自语”说话。3、经历品读课文的过程,了解花生的生长规律,学会细致地观察生活。教…
一堂优课教学设计的形成及思考 上好一堂课,有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前提。而要有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这对老师来说是颇费思量的。本文想借人教课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二单元中的《老王》的设计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谈一点浅薄的想法《老王》是一篇以作者内心反思写成的回忆人的散文,…
课程分析: 明人方孝孺的《越巫》,讲述了越巫自称善驱鬼物、鬼莫敢我抗、夜归时却被恶少所扮之鬼吓死的故事。越巫打着治病救人的幌子,到处自吹自擂、坑蒙拐骗、自欺欺人、掠人钱财,最终落得个害人终害己的可悲下场。本文情节简单,故事完整,可读性强,语言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部分实录时间:2004年11月6日下午15:25—16:10学生:广州执信中学高一学生执教者:执信中学曾湖仙老师听课者:中南六省各地教师1300余人教学目标 :1、翻译全文,掌握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2、体会文章感情,学习这种感情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了…
春姑娘上《陈奂生上城》(教学设计及实录) 教学目标 : 1、通过陈奂生向老婆交帐的假设和讨论,熟悉小说情节结构,把握人物性格和小说主题。 2、通过启发式讲授,具体分析小说中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及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二、讨论 1、替陈负生算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