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 科语文教材名称古代诗歌散文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课 题李凭箜篌引年级高二语文a层次学期下期学段第2学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品味总结写音乐的手法,感受音乐美过程与方法:诵读、比较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诵读中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教学重 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
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明、暗两条线索相互连接、交织、融合的特点,初步了解小说主旨; 2、理解华老栓、夏瑜及人物群象,深入把握小说主旨; 3、理解环境描写对表达主旨的作用。 教学重点 华老栓等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夏瑜等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研究法 教学时…
【教学目标】1、解读文章抒什么情2、研习文章怎么抒情【教学重点、难点】1、分析作者选取生活细节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寄托深情的表达技巧,体会文章语言质朴而动人的特色。2、探究结尾处作者若干年后补写的这两段的作用。【课时】1【教学过程】一、导入李商隐说:“此情可待成追忆…
教学目标1、认识科学小品的一般特点。2、分析本文综合运用引资料、插图、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3、认识科学小品的文学美;丰富科学知识,了解普通物品中的文化价值。教学重难点正确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文学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交流式教…
[教学目标 ]1、 掌握重点字词。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3、 理清思路,背诵全文。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
蜀道难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一、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扫清文字障碍,熟读成诵。二、整体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疏通大意,把握全诗的行文脉络。三、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掌握本诗重点诗句的深刻含义和用典。教学设想《蜀道难》是李白诗歌作品中最出色的一篇,其思想内容之丰富,艺术成…
新课程标准及语文必修(3)的编写意图和教学要求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体味语言,强化文言阅读,重视文化传承,注重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想象力、欣赏力、表达力和体味语言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必修(3)的编写意图和教学要求是通过开展…
《一个文官的死》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2、了解作者作品的主要特点;3、学习通过小说的三要素分析小说;4、体悟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和感情变化;5、认识反复写作手法在文中的作用,学习使用这一写作手法;6、探索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二、重点难点:1、学习通过小说…
教学目标 1.了解悼词的基本结构。 2.体味用词的准确性和艺术性。 3.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4.掌握几个重要词语。 教学重点 1.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2.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艺术性。 教学难点:马克思伟大贡献的社会意义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学生简述所知道的…
【学习目标】1、 诵读诗歌,品味情感,体悟诗歌蕴含的情感。2、 学习如何表达相思之苦。3、比较阅读,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 导入:中过古典诗歌从《诗经》《楚辞》一路走来,发展到东汉末年时,又一朵奇葩盛开在诗歌百花园中,即《古诗…
【教学目标】1、文言字、词、句教学,读懂文章内容,并能成诵。2、领会作者“乐”、“痛”、“悲”情绪变化后面的生命感慨。3、把握文章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为一炉的写法。【教材分析】1、本单元所选皆山水游记散文,此类文章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它往往包含着抒…
一、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第二课选编《李逵负荆》,本单元主要通过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来表现“历史与英雄”这个主题。上回书写的是李逵不知内情,误会宋江面见李师师。正当宋江等人暗下商量趁着宋徽宗与李师…